需要理清的几个概念 拉珍 昨日看了版主给一位邪见之人的回复,引发我思考一些问题。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对三藏的理解浮于表皮而且狭隘,不能深入经义而得圆融广大的正知见。 比如说到“自称”这件事,自称本身并不是重点,就好像我自称有五百块,你自称会治病,他自称会造飞机,自称什么不是重点,重点有两个:一,事实到底是什么,我是不是有五百块,你到底会不会治病,他真实的会不会造飞机;二,这个自称背后的起因是基于我执,还是基于菩提。基于我执,为了炫耀自己或贪图什么,那是凡夫;基于没有丝毫我执杂染的正见,基于利益众生慧命的菩提心,那是圣者。 自称,只是一个不含对错是非的客观举动,不是我们要关注的对象,如果仅仅因为有了自称的行动,连我真的有五百块也不管,你真的会治病也不顾,只是执著于批评这个自称的行为,那恐怕又要犯尤里卡图画老师刚开始时的错误了。我们所要关注的是事实本身,而不是举出事实的那个动作,好比夜晚,有人指着月亮让你看,你要看的是什么?当然是月亮,而不是那只指向月亮的手。所以,不在乎谁称什么,有人称佛,好啊,如果是真的,那是众生的福报啊,事情的重点是能不能拿出佛的证量来,能不能如三世多杰羌佛,五明证量摆出来,实证、经义,一样一样完美无缺让众生受用?如果不能而仍自称是佛,那是自掘坟墓,如果能,拉珍顶大礼,生大法喜,五体投地恭敬。如果是佛,便称是佛,直直语,如实语,众生依止必能解脱,功德大如无量须弥,凭什么不自称?为什么不能直言相告“真正的佛法就在这里”而要退避三舍让众生在生死轮回中苦苦寻觅?难道要置众生的苦难于不顾,沽名钓誉地在那里故作谦逊?那不是佛陀的境界,佛陀的境界是一切唯利众生。释迦世尊不是如实宣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了吗?释迦世尊为什么要以佛的身份出现在娑婆?三世多杰羌佛为什么被佛菩萨转世的法王仁波且们公开身份?是为了赚取众生的恭敬?利养?是狂妄自大吗?那是谤佛。世尊作为悉达多太子,三世多杰羌佛作为世界顶级的画家雕塑家,世间的恭敬已然应接不暇了,若是为了利养名闻,何必菩提树下冥坐,何必苦口婆心劳神费力?若是为了自身利益,世尊何必托钵化缘,三世多杰羌佛何必拒绝所有供养?佛陀称佛,是为了必须以此佛陀身份才能度化的众生,佛陀不称佛,是为了必须以他种身份度化的众生。自称与不自称,这是凡夫的斟酌执取,不在佛陀的观照范围之内,对于佛陀,称与不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度脱苦难的众生,故所以称与不称皆是菩提。可叹的是凡夫们还在这儿被自己无关痛痒的枝节计较遮障著,诸佛菩萨早已化身无量,以无量相状,或称佛,或不称佛,施无量法忍,度化了无量众生。而计较者在这些七七八八搞不清重点的表相计较中惟一获得的,是轮回。 另一个需要理清的概念是,佛,不是庙里的木雕石雕或画像。佛像只是一个象征指引,要传播佛法,引导众生,是一件很实在的事,因此佛的存在也是很实在的,诸佛无刹不现身,这不是空话,佛陀化身无量,会实实在在出现在我们面前,依于我们众生不同的因缘根器而现相应之相,说相应的法门。正如版主在回复中说到的,依众生之各异因缘而现各异之种种相说法度化,有适应以居士身摄化者,佛现居士身,有适应以喇嘛身摄化者,佛现喇嘛身……适应以含蓄隐忍度化者,佛现含蓄隐忍相,适应以积极活跃度化者,佛现积极活跃相,文殊菩萨化现过乞丐疯子,观世音菩萨化现过满脸疮疤的丑妇人,六祖慧能是个大字不识的磨坊工,一定万年的大圣者转世成了看似沉湎享乐的三车和尚(窥基大师),佛菩萨的度生事业鲜活而实在,不会拘泥于任何形式,旨在于能度化众生。而我们现在有些学佛的人头脑中,下意识认为高僧大德一概都是遁世出尘深居老庙,还得戏剧化的须髯飘飘,否则便不是大德高僧,至于佛,那只能是飘在虚空光芒万丈,像电影里一样,除此而外就不是佛。这是很愚痴幼稚的想法,说白一点叫外行笑话。高僧大德全都跑到深山老林呆著,地球上几十亿人口,再加非人类众生,何止千百亿,又由谁来度?怎么能以凡夫的想象圈定所有佛菩萨的度生方式?众生因缘不同,佛菩萨度生的方式就不同。至于佛陀的报身庄严,以五浊世界的肉胎凡眼又怎么可能得见?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都是古佛,他们是寒山拾得的时候,哪个凡夫见过两位古佛的报身庄严?凡夫只能见到寒山拾得,却见不到文殊普贤。欲以业障肉眼得见佛陀报身本来就是笑话,见不著又疑佛不真,这就更是愚昧了。 第三个需要理清的概念是,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佛经而任意评断一切佛菩萨的事业。世尊当年说《妙法莲花经》,五百罗汉退席,为什么?因为是对菩萨们说,其中有些法义罗汉们不能听。大乘佛法的许多观点,对于学小乘教义的行者来说,不但吃不消,更可能心生障碍,那这是不是大乘法有问题,或者小乘法错了呢?都不是,都是佛陀说的法,只是依据根基因缘的不同而分别所说,都是能成就的法,只是成就的大小有差异。学佛修行有层次阶段的差别,好比小学生读博士课本恍如天书,毫不受用,又好比小学生和陈景润都说一加一等于二,但二者的内容、概念却大相径庭。圣僧鸠摩罗什成婚的公案想必大家都知道,弟子们想学师父的样也结个婚,师父既然结得婚,我们为什么不能?鸠摩罗什让弟子们吞一碗针,吞下了便同意他们结婚,“吃得针便结得婚”。当然没人敢吞,鸠摩罗什一口气将那碗针吞进肚里,那些针却一根根从他全身的毛孔里面跑出来,弟子们骇然知错。再如《密勒日巴祖师传》记载,俄巴喇嘛让前来求法的密勒日巴施法下冰雹,造成人畜伤亡,房舍坍塌,密勒日巴祖师心痛不已,但师命难违只能照做。俄巴上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中的因由是凡夫众生无法用自己那点可怜知见能想明白的,佛法太渊深了,我们所知道的结果就是,俄巴上师以自己的功德将密勒日巴祖师的行为转成了无上善业功德。圣者的行为,凡夫无从轻易了解,凡夫以自己的标准和概念去审定圣者,往往犯罪了还不知道,一不小心就成了断送自他慧命的障业之举,因为阶段、层次相差太远太远,如浮蝣之与太虚。像上面说到的那些在普通行人眼里是犯戒的行为,到了圣者那里,却是凡夫无法想象的菩提圣行,尤其是密法,更加深不可测,博大精深,有的密法不可思议到惊人的程度,更不是以世俗规范或初浅的小乘戒行乃至大乘标准能界定对错的。 所以,对于凡夫来说,最需要弄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在事情的表面打转,依表相分别谁是佛菩萨谁不是,那会找不准方向的,稍不谨慎还害了自己。实际的证境、证德、证量和法义,是否是佛菩萨的德境证量,是否是符合三藏密典能成就众生的法义,这是我们拨开纷繁不定的种种表相,惟一需要摘取的重点,一旦把这个搬出来,纷扰自退,各自现形,诸佛菩萨现清净无量之菩提大智光明,邪师妖僧现我执膨胀贪欲纵横之卑劣原形,众生自知是否走对了路。 |
这段时间,网上大量出现大圣德大菩萨的称号,产量还越来越高,可是一拿出来质量检验,我的天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是伪劣产品,可就是有那么一些愚顽者口口声声说某某人是大圣德,或他的师傅某某是什么大菩萨,甚至听到百无一能的人大言不惭称他早就知道自己是某某大菩萨化身云云。
初行者的自我保护 拉珍 前几天与版主有一番谈论,言谈中,版主对娑婆佛教界鱼目混珠的现状忧心忡忡。他说:“尤其那些当上师当师父的,有识无识之士兼有,有德无德之人皆备,有证量无证量的都在,而一般初初 ...
很多人把慈悲与仁慈、慈爱混成同一个概念,其实不然。在第三世多杰羌佛所传的修行法当中,七支大悲我母菩提心第四支“慈爱:每时每刻,从于三业之行所生发,慈爱一切众生父母,长寿无病富贵吉祥,终生喜乐”,第五支“慈悲:于三时中,愿请诸佛菩萨加持一切父母脱离诸苦,得遇佛法修持,脱离轮回诸苦”。三世多杰羌佛将慈爱与慈悲各分列一支,可见,慈悲与慈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差别在于,慈爱之三业修持,所种的是天人福报之因,将结天人福报之果;而慈悲之三业修持所种的是出离解脱之因,将得脱离轮回而成就之圣果。
到底有谁认得佛法? ——回应国际佛教僧尼总会声明 拉珍 认证祝贺到底是个什么?比佛法法义更重要吗?众生盲目,被几个社会流氓弄昏头,高僧大德们也那么盲目吗?我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来学佛法弘扬佛法的还是来 ...
柔 软 心——看得见苦拉珍常常遇到麻木不仁的表情,常常触及生硬板结的心地,包括我自己。心是一块田,一切的善业种子、菩提种子都要在这里播撒,发芽,生长。但心若是板结的硬土,种子种不下去,即便种下也极易腐 ...
愚昧的缔造者是无知吗?不尽然。例如当我们第一次置身于言语不通的异国他乡,扑面而来的所有知识你都会像抓救命稻草一样紧握不放,那时,对于那个陌生的环境,你彻底无知,但你求知,因为 ...
重点在内密灌顶是真是假 拉珍 今天有人告诉我新浪网上出现一篇文章叫做《真的受到内密灌顶了吗?》,一些行人围绕此文有一番热烈辩论,问我他们到底谁说得对? 简单讲几句。 刚开始几位的讨论依理而行,各自都有些 ...
洪水林行人 你好! 你的留言中所涉及的问题不止一个,所以我简表回答,你会更清楚些。 原文:“顶礼圣者拉珍” 答:请你以后不要再称呼我圣者,我只是一个行者,而且是最普通的行者 ...
佛弟子都会讲两个字“因果”,可惜,真明白进而笃信因果的人却很少。
很多年以来,我常常怀著一种揪心,为很多人的愚痴而揪心,为众生受所知障遮弊难于获得真佛法,难于解脱成就而揪心。比如一直有人不信三世多杰羌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人能拥有遍及一切的智慧。